新窑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联建共建促发展

今年以来,新窑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县委集成放大党建联建聚合效应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聚焦蔬菜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行党建联建,着力构建了党建共抓、资源共济、信息共享、生产共促的蔬菜产业链运行模式。

组织联建,筑牢战斗堡垒

聚焦产业联动发展和农村基层治理,按照区域相邻、业态相通、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以蔬菜产业链条式发展为契机,在周寨村、赤城、戚家川、宰相4村成立了联合党委,积极探索推行党建联建聚合效应,建立议事协商、项目推进、共建活动“三项机制”,定期组织召开联合党委会议,共同研究解决产业发展、资源开发、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发挥党建联建聚合效应,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产业联育,聚合发展动能

着眼于党建引领,立足联建各村村情优势,深入挖掘资源禀赋,按照全域一体发展的思路要求,建立资源、需求、项目、活动“四张清单”,通过理论联学、资源联享、党员联动、活动联办、品牌联创、治理联抓的“六联”模式,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连片经营连栋温棚3座,双层钢架温棚7座,单体拱棚6座,钢架大棚1248座,日光温室37座,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2100亩以上,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蜕变。

治理联抓,增强治理效能

积极探索跨村联建“共建共治共管”的基层治理格局,深入推动“干部包村、党员联户”行动,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建联合体细化网格,将全镇划分为24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4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组织架构。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流动小板凳议事”机制为依托,引导党员干部、网格员、各类志愿者走村入户,敲门问需,累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1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35起,宣传政策法规14场次,持续激发了联建村其他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群策群力、团结一致的治理格局,促进基层治理从各村“独唱”向联建村“合唱”转变。

人才联育,注入发展活力

针对农村农业产业人才不足和青年大量外流等实际困难,联合党委积极坚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的工作理念,立足产业发展,问需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技能需求,积极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开展蔬菜种植技术、畜禽养殖、农机安全技术等培训10余次,培训500余人次,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致力于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乡土人才队伍,为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人才支撑。

品牌联创,提升产业发展效能

坚持把提升市场竞争力作为重点,集中推广种植“章姬红颜”草莓、“粉贝贝”圣女果、“甘科4号”辣椒等名优果蔬,注册了“芮光”圣女果商标,持续提升黑河川蔬菜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广使用“智慧云”网络平台,探索“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运营模式,实现“云种植、云认购”,不断拓宽蔬菜产业路子,打造集蔬菜种植、智慧农业、农事体验开发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下一步,新窑镇将以“跨村联建”为发展思路,以“党建联合体”为载体平台,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村特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奋力开拓“全域联动、协同发展”的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新窑镇:乡村集市年味浓!

下一篇: 大山深处有书香--新窑镇杨安村喜获2023年平凉市“书香社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