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为做好我县交通项目工地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以及参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有关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总牵头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挥、协调和保障等事项。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组织实施。监理单位负责审查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开展检查并提出建议。建设、施工、监理项目负责人是本单位工程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和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方应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切实履行疫情防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二、严格各项管控措施
(一)严格人员管控。各项目要组织对参建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第一时间向县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并按要求配合做好隔离、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原则上不新进人员,对于确需新进场人员,要按县联防联控办管理要求进行提前报备,并落实相应管控措施。项目工地实行闭环式管理,用人单位要严格核实人员身份及健康信息,对所有人员进行“一人一档”健康管理,组织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准确掌握人员健康和流动情况,不私招乱雇,不使用零散工和无健康信息的劳务人员,不得在项目之间无组织调配使用劳务人员,不得使用按照有关规定需要隔离观察的劳务人员。各参建单位所有人员要注册登记“平凉快办”微信小程序,按要求使用。
(二)加强疫情物资储备。各参建单位要保障疫情防控所必须的物资、场所、人员与经费,根据项目特点,准备充足的口罩、消毒水、洗手液、测温计,建立物资储备台账,设置充足的符合标准的隔离室和隔离区(现场不具备条件的,应按标准异地设置)。建立稳定的防控物资来源渠道,确保施工现场和人员疫情常态化防控防护使用需求。
(三)加强工地防疫管控。施工现场应采取封闭式集中管理,严格进、出场实名制考勤。办公场所、会议室、生活区域及其他人员活动场所应定期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时应增加疫情常态化防控专篇,提出优化施工作业,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作业等具体举措。项目相关负责人要加大施工现场巡查力度,检查作业环境是否满足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检查施工人员防护防疫措施是否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一时间消除防疫隐患。生活区距离工地较远的项目,要做到生活区到施工区闭环管理,安排专车接送人员上下班。合理安排生活区的出入口,入口要有专人负责测温、核对人员身份和健康状况等。
(四)提高疫情防范能力。持续做好工地环境消杀,保持食堂、宿舍等场所和施工场地清洁卫生,改善通风条件。食堂原则上采取分餐、错峰用餐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避免“面对面”就餐和围桌就餐。要配备必要的防护、消毒用品,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督促工作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要改进工程管理方式,严格控制各类聚集性活动,鼓励通过信息化系统和网络方式开展工作,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各参建单位要高度重视,若发生涉疫情况,应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采取停工措施并封闭现场。按照防控部门的要求落实管控措施,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确保科学有序做好项目工地疫情防控工作。